欢迎访问河北省国防动员办公室网站 网站导航
当前位置:首页  >  科普知识
中国国防报|动员准备应排除“虚光”
来源:中国国防报 发布日期:2025年01月10日 浏览量:75 【字体:

从一定意义讲,国防动员是一个把民用资源转化为战备资源的过程,工作头绪多、准备周期长,容易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。国防动员系统的工作人员应像在阳光下射击的战士那样,学会排除准星附近的虚光,保证瞄准援战保胜的靶心。就当前新年度工作筹划而言,应重点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。

第一,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,做到既面子靓,又底子壮。形式是内容的载体,必要的形式是开展工作的依托。这次国防动员体制调整改革,旨在构建在党的领导下、军地既各司其职又密切协同的新格局,应着眼巩固和发展新格局,组织相关部门动起来、练起来、强起来。比如,国动委应定期召开会议、结合形势任务开展训练;联合办公室应落实联席会议、信息共享、情况共处等机制,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起来、各项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。

“不管金灯银灯,通上电才亮。”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,搭建“四梁八柱”的目的是凝心聚力、强筋壮骨,应坚持在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上下功夫见成效。比如,应通过组织集训、开展训练等途径,使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和履行法律责任意识有一个大的提升,使他们认识到,国防动员不是一项可抓可不抓的临时性工作,而是一项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法定责任和长期任务,从而自觉加强学习实践,一旦需要确保敢上阵、会组织。

再比如,地方国防动员办公室与军事机关动员部门组成联合办公室,不是简单地“拼图形”“搭积木”,而是需要从“形联”迈向“神联”,着眼完善供需对接顺畅的工作链条,始终在同一频率上聚焦用力,始终在同一条战壕里并肩战斗。

第二,处理好攀高线与守底线的关系,做到既锻长板,又固底板。“木桶理论”告诉人们,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。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加长侧板扩容量,另一方面要固牢底板兜住底。

着眼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、平衡、兼容发展,国防动员系统应根据部队和前方需要,及时将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材料、新工艺等信息纳入潜力数据库,为提升国防动员能力打下基础、做好铺垫,防止出现“别人都已穿上西装,我还在裁剪长衫”现象。

“鲜花在眼前,并不意味着蜂蜜在手中。”国防动员是一个相关部门共同挖掘和转化潜力的过程,其间容易出现一招不慎、前功尽弃的情况,必须将各项工作抓紧抓实,确保动员链条完备齐全。

比如,潜力数据要托底。对于国防动员工作而言,潜力搞不清,一切等于零。一旦潜力数据失真、过期,就如同带着不合格的弹药上战场,难有胜算。应通过机制保障、技术助力、责任传导等办法,最大程度提高潜力数据准确率和保鲜度。

又如,行动预案要与部队需求紧密衔接。应引导各行业主管部门着眼“兵贵神速”要求制订动员行动预案,以超常举措求快求准,不能像平时一样四平八稳、按部就班,防止因慢半拍而耽误事。

第三,处理好打基础与抓创新的关系,做到既主动开拓创新,又不刻意标新立异。唯改革者进,唯创新者强,唯改革创新者胜。改革创新是实现国防动员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近年来,各地国防动员系统推出一系列创新措施:借助大数据挑选兵员好苗子、依托“智慧城市”建设“智慧动员”、集聚优质潜力建起区域动员中心等,均取得良好效果。应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,使点上的经验在面上开花。

国防动员“一头连着前方和部队,一头连着社会优质资源”的特点规律,要求国防动员系统不能抛开地方资源而“重起炉灶另开张”,而应在用好地方资源的基础上“添薪加柴再续火”;更不能为创新而创新,搞“昙花一现”的应景工程,而应紧密结合当地资源禀赋、特色产业,创造性落实部队需求,在为部队和前方提供有力保障、优质服务中创造新经验、推出好做法,让创新之举体现针对性、富有生命力。(作者:马荣俊 安徽省合肥警备区

1.jpg


网站标识码:1300000049  网站地图  行政执法和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

值班电话:0311-66735800  传真:0311-66735900

冀公网安备:13010402001761号    网站备案:冀ICP备13022473号-3